聯系我們Contact us
全國咨詢熱線0534-2138366

德州興隆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德州市陵城區于集鄉陵邊路與馬頰河路交叉口北200米

聯系電話:0534-2138366

公司郵箱:xinglongqa@163.com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應急響應

作者: 發布時間:2022-04-15 12:03:14點擊:2206

信息摘要:

突發環境事件分級和對應的應急響應分級

6.1突發環境事件分級和對應的應急響應分級

表6.1-1  環境污染事故等級表

等級

等級特征

響應級別

藍色預警(一般環境污染事故)

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2.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下的;3.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4.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性群體影響的;5. Ⅳ、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廠區內或設施內局部輻射污染后果的;鈾礦冶、伴生礦超標排放,造成環境輻射污染后果的;6.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尚未達到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級別的。

四級響應,主要由車間應急救援人員參加。(藍色響應級別)

黃色預警(較大環境污染事故)

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2.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3.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的;4.因環境污染造成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受到破壞的;5.因環境污染造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6. 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小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跨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

三級響應,由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參加(黃色響應級別)

橙色預警(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2.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3.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4.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該區域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大批死亡的;5.因環境污染造成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6.Ⅰ、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較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跨省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

二級響應,需要市應急救援人員參加(橙色響應級別)

紅色預警(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傷的;2.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萬人以上的;3.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4.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喪失或該區域重點保護物種滅絕的;5.因環境污染造成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6.Ⅰ、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并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重大跨國境影響的境內突發環境事件。

一級響應,需要市應急救援人員參加(紅色響應級別)

 

6.2應急響應程序

6.2.1啟動應急響應
1、環境事故人員疏散撤離
事故發生后,企業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對環境的危害程度,劃定警戒區,及時下令組織無關人員迅速撤離?,F場保衛人員根據應急救援指揮部下達的緊急疏散命令,立即通知附近崗位人員和周邊村委會負責人,組織員工、周邊居民進行疏散。疏散時,由疏散引導小組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至泄漏區上風方向的安全區,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同時做好人員的清點和安置工作,安全區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指定地點。由安全保衛隊對泄漏事故現場周圍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除應急搶險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必要時,對企業進廠公路進行暫時的交通管制,當氣體濃度降到允許范圍后,將其解除,恢復正常通行。
疏散撤離方法:(1)口頭引導疏散 :疏導人員到指定地點后,要用鎮定的語氣呼喊,按指定路線有條不紊地進行疏散(2)廣播引導疏散:在接到事故報警后,指揮人員要立即開啟應急事故廣播系統,廣播內容應包括:發生事故的部位及情況,需疏散人員的區域,指明比較安全的區域、方向和標志,指示疏散的路線和方向(3)強行疏導、疏散:如果事故現場,直接威脅人員安全,工作人員采取必要的手段強制疏導。在疏散通道的拐彎叉道等容易走錯方向的地方,應設疏導人員,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誤入死胡同或進入危險區域。
2、內部事故信息報警和通知
發現緊急狀態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時,①發現事故的員工應當初步評估并確認事故發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險的人群(如操作人員),立即通知車間主任和生產部,必要時(如事故明顯威脅人身安全時),立即啟動撤離信號報警裝置等等應急警報。其次,如果可行,則應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惡化。②車間領導和生產部接到報警后,應當立即趕赴現場,并向安全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通報,并做出初始評估(如事故性質,準確的事故源,數量和材料泄漏的程度,事故可能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確定應急響應級別,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并通知單位可能受事故影響的人員以及應急人員和機構(如應急領導機構成員、應急隊伍或外部應急/救援力量)。③各有關人員接到報警后,應當按應急預案的要求啟動相應的工作。 
報警有兩個目的,動員應急人員和提醒有關人員采取防范措施和行動。報警方式包括:呼救、電話(包括手機)、報警系統等等。
3、向外部應急/救援力量報告
如果事故達到二級以上,則需要外界救援,立即與陵城區應急指揮中心聯系,同時向消防、公安、環保、醫療衛生、安監等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報告內容通常包含:①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②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和地址;③事件發生時間或預期持續時間;④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泄漏等);⑤主要污染物和數量(如實際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⑥當前狀況,如污染物的傳播介質和傳播方式,是否會產生單位外影響及可能的程度(可根據風向和風速等氣象條件進行判斷);⑦傷亡情況;⑧需要采取什么應急措施和預防措施;⑨已知或預期的事故的環境風險和人體健康風險以及關于接觸人員的醫療建議;⑩其他必要信息。
4、向鄰近單位及人員發出警報
當環境事故超過二級以上時,應當自行或協助地方政府向周邊鄰近單位、社區、受影響區域人群發出警報信息以及警報方式。應告知事故的類型,可能影響的程度等。
5、向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報告制度
當發生事故后啟動橙色和黃色響應級別后應在1小時內向陵城區人民政府和陵城區環境保護局上報。
6.2.2上報的信息報告內容
事故發生地點(包括車間、工段、崗位名稱)、時間,設備設施名稱,有無傷員,有無化學物質泄漏、燃燒、爆炸,已采取措施,事故發展趨勢。
6.2.3醫療救助
迅速組織當地醫療資源和力量,對傷病員進行診斷治療,根據需要及時、安全地將重癥傷病員轉運到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強救治。指導和協助開展受污染人員的去污洗消工作,提出保護公眾健康的措施建議。視情增派醫療衛生專家和衛生應急隊伍、調配急需醫藥物資,支持事發地醫學救援工作。做好受影響人員的心理援助。
6.2.4人員安置
根據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及事發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人員密集度等,建立現場警戒區、交通管制區域和重點防護區域,確定受威脅人員疏散的方式和途徑,有組織、有秩序地及時疏散轉移受威脅人員和可能受影響地區居民,確保生命安全。妥善做好轉移人員安置工作,確保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處和必要醫療條件。
6.2.5市場監管和調控
密切關注受事件影響地區市場供應情況及公眾反應,加強對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市場監管和調控。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和飲用水的生產、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集體中毒等。
6.2.5維護社會穩定
加強受影響地區社會治安管理,嚴厲打擊借機傳播謠言制造社會恐慌、哄搶救災物資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轉移人員安置點、救災物資存放點等重點地區治安管控;做好受影響人員與涉事單位、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矛盾糾紛化解和法律服務工作,防止出現群體性事件,維護社會穩定。

6.2報警通訊網絡聯絡方式

6.3.1公司救援信號
主要使用電話報警及通訊指揮臺聯絡(調度使用電話總機及手機)指揮部向全公司發警報及事故信號。
6.3.2應急信號:
通過高音喇叭在公司內發出應急信號。
6.3.3警戒(危險)信號:
事故危險區邊界處黃色三角旗標志,重要的入口設立警戒調整哨,左臂佩帶黃色袖章。

6.4響應結束

6.4.1應急終止條件
當事故現場滿足下列條件時由指揮部總指揮決定應急結束。
⑴事故已得消除,沒有導致次生、衍生的事故,或導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隱患也已消除。
⑵沒有被困人員,事故現場人員已疏散到安全地帶。
⑶受傷人員已全部從事故現場救出,并送到醫院進行救治,沒有失蹤人員,包括參加應急救援處置的人員。
⑷環境受到污染經處理后,符合或行業有關標準。
6.4.2應急結束后工作
(1)應急救援結束后,由車間主任對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和損失調查,寫出事故分析報告,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成的事故調查組,對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工作,向事故調查組提交有關事故現場信息及其他應移交的資料。
(2)應急救援結束后,車間對事故現場及時清理,搶修受損設備,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活動?,F場恢復時注意收集和保護有關事故原因的現場證據。
(3)應急救援結束后,指揮部應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對救援工作進行評估,提出改進措施建議,車間主任負責完成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報市安監局,同時按相關規定報有關上級部門。
(4)應急過程中有人員疏散的,統計員安排已疏散人員的返回,必要時尋求政府部門的協助。


本文標簽: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

熱線電話

0534-2138366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五

公司電話

0534-2138366

二維碼
baoyutv最新免费无码网站|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非洲黑人高清无码在线最新顶级A片|秋霞2019理论2018年成片757